文章目录

“知识”不是科学,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罢了。所以即使你背下了一本本“知识”也不一定懂科学的。科学是正确认知事物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要求真务实,它要求我们克服人类诸多的认知缺陷,以一种可以被众人检验的方法去探索描述事物的规律。

科学研究如何令人信服?
不,其实你完全可以质疑,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但是要让别人赞同你的理论你该怎么做?
首先要确定你是在研究一个可解的实证问题而不是关于玄学(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等),其次你提出的理论或者规律要符合实证主义,同时还要具有可证伪性,概念要以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信度和效度操作来定义。
简单地说就是告诉别人:“我的理论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完全适用于解释现实世界的某个问题。”(你要明白,任何科学理论其实都只是为了解释世界而建立的模型,并不是世界的本质,牛顿说是力让物体改变速度或者产生形变,其实不是这样,他只是说这种让物体形变或者改变速度这种“作用”叫做“力”而已。)

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强大的,但也是极不可靠的。
即使是排除了情绪干扰的所谓理性思考也摆脱不了个人经验和认知偏误的不良影响。
控制变量的意义。控制变量是实验时必定要做到的,因为人对因果的考虑总是倾向于简单化因此很可能导致误判。现实生活中一般是不存在单一变量决定事物的结果的情况的,所以分析问题是要考虑的更细致全面,不要被表面明显的可能原因阻碍视线。而更麻烦的是,被观察到有相关性的事物不一定是有因果关系,可能都是另一个第三方变量导致的结果,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因果关系。总之通过对事物显示出来的变化来分析事物运作的本质规律其实是冒险的,但也只能这样。
概率问题。人类对概率问题的思考能力是很弱的,直觉总是错的。比如科学报告显示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平均寿命短多少多少,你反驳说隔壁的王大爷今年九十烟不离手。比如一个实验,要求你猜一百次一个有70%可能变蓝色和30%可能变红色的灯下一次变的颜色,尽可能猜对对得多。你该怎么猜?不用猜,每次都选蓝色,这样基本可以对70次,但是你硬要每次都费力气去猜一猜也有可能一半都猜不对。概率问题也可能影响到你的观察,比如你观察发现爱吃辣的妹纸一般皮肤都很好,因为皮肤不好的妹子根本不敢吃辣,你的观察样本没有一般性。

这篇文章算是《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的读后总结吧,虽然完全没有关于心理学。。。
最近不怎么写得出东西,好乱啊。

文章目录